九游的游戏要实名认证
新闻动态

“清明节”与清明节气_踏青_习俗_科普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14:10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  

来源|厦门科协

转载|Truly的传播茶间

今天是清明节,我们看到咚咚喵一段跟清明节有关的科普介绍被“厦门科协”账号转载。

一起来走进“清明节和清明节气”吧。

“清明节”与清明节气

清明一开始并不是“节日”,而是一个“节气”。

“清明”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,但作为节气真正形成于汉代。西汉时,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基本齐备,清明节气在冬至后第108天。汉武帝时期,将“二十四节气”吸收入《太初历》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,更精确地反映一年地球运行的周期,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阴历或农历。从此,中国的历法基本确定。

这对于后来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展开剩余78%

清明节真正兴起成型则在唐代。

唐宋之前,上巳节与寒食节已经产生。由于上巳节,寒食节,清明时间相近,常连在一起进行,呈现融合的趋势。唐《开元礼》中规定:“寒食通清明,每逢寒食,放假三日。”唐德宗时期,假日延长到七天,足见唐代对寒食与清明的重视。

慢慢地,随着上巳节祓禊活动不再盛行,寒食节禁火习俗日渐淡漠,清明节节日地位逐步上升。

“清明节”在宋代的《岁时广记》中被列为单独类目。

明清时期,寒食节、上巳节基本上淡出,三节合一,只有清明节被保留下来。同时,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、上巳节的习俗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。

清明三候

1.一候,桐始华

清明时节,桐花始盛开。

2.二候,田鼠化为鴽(rú)

鴑,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,也有“田鼠化为鹌”的说法。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,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。田鼠化为鴽,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。

3.三候,虹始见

虹为阴阳交会之气,纯阴纯阳则无,若云薄漏日,日穿雨影,则虹见。

农事意义

这时,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,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。“清明时节,麦长三节”,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,油菜已经盛花,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,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。

文化习俗

1.扫墓祭祖

扫墓,即为“墓祭”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,其习俗由来久远。温馨提示:提倡敬茶献花、栽种绿树、网上追思等文明祭扫方式,远离火灾危害和环境污染。

2.踏青春游

“江上冰消岸草青,三三五五去踏青。”自古就有清明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。踏青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,即为春日郊游,也称“踏春”。

3.放风筝

在我国古代,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。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,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,等风筝放高时,剪断风筝线,让风筝随风飘逝。

4.戴柳、插柳

柳树得春气之先,每年冬春转换之际,当四野还是一片萧条时,总是它最先吐出新绿。每到清明,家家户户都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。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,人们也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。

来源:科普中国-页符表达 x 咚咚喵、福建科普、人民网科普、央视新闻、pixabay

微信|trulytea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九游的游戏要实名认证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